查看原文
其他

田家炳德育大讲堂丨中心举办“田家炳德育大讲堂”第六讲

2021年11月18日上午,“田家炳德育大讲堂”第六讲在浙江师范大学17幢112报告厅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以“他者伦理视角下的师生关系重建”为主题做了精彩的报告。讲座由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教师德育能力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蔡志良教授主持,中心常务副主任、浙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查颖以及二百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列维纳斯的破与立”、“现代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以及“重构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三个主题进行。讲座伊始,卜玉华教授通过呈现数张国内课堂教学中常见图景的照片,引出法国著名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接着,卜玉华教授从列维纳斯对现代性和先前哲学的反思与解构出发,详细介绍了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脸”、“责任伦理”等重要概念,强调列维纳斯认为伦理是所有其他问题的基础,因为人类已经生活在他人之中。

其次,卜玉华教授澄清了列维纳斯对现代教育的反思与批判。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建立在现代性话语的基础上,教育者被赋予为培养个体能动性的角色,而教学基本上被简化为传递预先披露的、理想化的人性。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被理解为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某些概念表征,教学通过知识和理性而不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定义。依据列维纳斯哲学,教学必须被理解为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基于思想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总之,从他者伦理视角下予以审视,现代教学需要突破以知识为中心的思考。

随后,卜玉华教授介绍了列维纳斯对现代教学关系的重构。基于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视角,我们并不是要废除或否认知识参与教学过程,而是应该试图在教学本身中找到伦理的位置。教师面对学生应该开放自己、敞开自己,并注重与学生的对话。总之,教学是一种对他人的态度、对他人的欢迎、对他人的责任,是一种需要倾听的被动性的活动。正是在回应和交往中,学生和教师彼此呈现出真实的自我,也建构了彼此的伦理关系。另外,卜玉华教授通过生动的实践案例,强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给与学生多样的自我空间。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卜玉华教授回应了“教师所理解的他者与学生真实存在的自我之间的区隔”、“列维纳斯他者伦理对绝对性和差异性的关注是否是一种美好的乌托邦”等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困惑。卜玉华教授在回应中强调,作为教育工作者,完全去实践列维纳斯的理论存在诸多困难,但是我们应该有尊重他者、尊重差异且主动为他者承担责任的意识,并强调他者伦理与中国文化所主张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存在诸多相近的地方。

“田家炳德育大讲堂”是由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创办,目前已开展了6期讲座。“田家炳德育大讲堂”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邀请国内外知名德育研究学者、德育实践专家以及一线名师等开展讲学,激荡思想、启迪智慧、探究真理,促进中国德育研究的科学化、民族化,促进德育研究中外融合,进而实现以理论探究带动中国德育实践变革。

编辑/施歆雨 陈依莎 叶毓婷

责编/彭年强 杨晓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